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健康臺灣年 歡度端午佳節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

農曆五月五日是端午節,與春節、中秋併列為我國最重要的三個民俗節慶。端午時值夏季,正是癘疾肆虐之際,所以端午節的由來,可追溯先人為驅邪避疾,以求身心平安的民俗,後來加入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,更增添了歷史文化的意涵,因此,歡慶端午確實具有多重的意義。 端節當天,輔導會高華柱主任委員親赴榮家向榮民袍澤賀節,並走訪單身獨居榮民及貧苦遺眷,表達誠摯的關懷與慰問,行程中尤其不忘殷殷叮嚀注意衛生保健工作,目的無非希望大家在夏令期間保持平安與健康。 端午節是政府為紀念屈原所訂定。屈原是戰國末年楚國的三閭大夫,因憂國憂時,乃投江殉國,後人為緬懷其愛國情操,遂尊稱為「愛國詩人」。因之,在歡度端午佳節時,我們尤應繫念屈原以身殉國所彰顯的愛國情懷。所謂「國者人之積,人者心之器」,國家是個人的集合體,兩者乃是唇亡齒寒的關係。國家的進步發展源自於全民共識共行,藉著內心堅定的國家認同與愛國意識,不僅可以凝聚共識,同時可以激勵全民共同奮鬥,創造美好的願景。 其次,端節龍舟競渡不僅是一項鍛鍊體魄的休閒運動,同時可以培養團結合作精神,在民主自由社會中,意見多元自屬常態,但為國家長治久安計,大家應化異求同,以同舟一命、和衷共濟的精神,轉化為生存發展的動能,共同承擔繼往開來的使命。 端午節的另一重意義則是驅除疫疾,重視環境衛生與個人保健。依我國廿四節氣說法,端午過後即為盛夏,蟲蠅孳生,極易罹患傳染疾病,復因食物保存不易,導致飲食衛生問題;為維護夏日保健,端午飲雄黃酒、懸艾蒲、佩掛香包的習俗便沿襲至今。這些習俗事實上均有科學根據,也蘊含著深厚的保健觀念。隨著時代變遷與醫藥衛生的進步,過去辟毒驅邪的方法未必全然適用於今日,但如果藉此提醒大家注意環境保護與公共衛生,平時採取積極預防作為,必能降低疾病發生的機率。 猶記兩年前SARS侵襲台灣,在政府防疫政策正確指導,各榮總、榮院醫護人員犧牲奉獻及全民總動員配合下,終使疫情在短短三個月獲得控制,那段抗煞歷程讓人記憶猶新。近期衛生署疾管局又發布腸病毒相關病例的警訊,加上夏天好發之登革熱蠢蠢欲動,因此,唯有加強環境衛生與個人保健,才能免除疾病的侵擾。 端午節當然不能免俗要吃粽子,但是粽子熱量高,同時糯米對腸胃消化器官易造成負荷,因此淺嚐即可,切莫因不忌口而影響身體健康。 今年是「健康台灣年」,其中國民身心健康及環境永續健康更是政府施政的主要面向,值此歡度端午佳節,我們除了應體會端午豐富的文化內涵與深層意義外,也應從現代衛生保健的角度詮釋此一傳統節慶,養成持之以恆的良好習性,重視居家環境衛生,相信必能提升生活品質,創造健康幸福的人生。(點閱次數:1748)